周身相合分为内合和外合。
外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右边皆如此,手与身相合,头与手相合,身与步相合。
内合,即筋与骨相合,气与力相合;心与意相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肾与骨合,心意合一,周身内外一齐合住,心意一开,内外俱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
所谓的内三合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其实这个并不神秘,普遍存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你拿个东西,做个动作,都是意念下的支配运动,体育运动更是意志力到的体现。只不过我们平日的举动都是心不在焉,很随意,而内家拳则是通过内三合对心、意、气、力协调配合的强调。
举几个例子:
你提一重物,刚开始你低估了它的重量,随意一提没提起来,你可能会想:“小样,没想到这么沉!?”然后屏息凝视,集中精神,一用力,哈哈,提起来了。
再比如,你推一扇门,随手一推,反倒后退几步,恼羞成怒,遂后退蹬,两手用暗劲缓缓用力,大喊一声“开!”一个虎扑动作,门应声而开,如果是推人,后果可想而知。为什么?因为第二次你的意念得到了增强,集中精神更能使全身协调一致,爆发力量。原来只是你身体局部部位用力(比如手臂),力量肯定小,但第二次则是全身用力(腿、腰、肩膀、手臂),完全符合“力从足起,主宰于腰,发至手”,或者“肩催肘,肘催手”等等,这就是内三合,就是内家拳的理论。
内家拳的理论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不过上升到了很高的理论层次,加上阴阳、五行、八卦等,弄得我们晕头转向。说白了,内家拳就是一种在精神高度集中(不是紧张)状态下的意念支配运动,真气没有物质存在形态,它只是人们在精神高度集中并且放松状态下的身体感觉,如热、胀、麻、蚁爬、针刺等,都是体内血液加速循环的产物。
有人说,是人都有三分“气”。我甚至认为,一个健康普通人身体里的“气”和内功大师一样多,只不过大师通过训练可以聚集并运用体内的真气,而普通人则真气分散全身,不会聚集加以运用。但也不一定,为什么打架“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为什么几个人按不住一个疯子?为什么你愤怒的时候全身充血,感觉力大无穷?因为高度兴奋,高度集中精神,意念增强。
你能抬起一部小轿车吗?不能吧,告诉你,有人能。国外曾有报道,一小孩不慎压在小轿车下面,其母亲大喝一声抬起轿车,救了儿子。这与我们古代射箭入石是一个道理,是瞬间爆发的力量,再来一次估计就做不到了。为什么第一次能做到?还是意念增强。
所以,内家拳处处讲:用意不用力。因为它锻炼的核心就是意,而不是肌肉。
外三合的锻炼目的是全身协调配合发出整力,“一动无有不动”;内三合锻炼的是意念,一触即发,外三合最终还是要由内三合驱使。
以下为内三合规律探讨:
心与意一般混同认为就是一种意想,其实心与意是不一样的,意是有为状态下的意想与关注点,而心是无为状态下的“觉”,心是属神的范畴。
脾土藏真意,脾土部位在下丹田,把周身散乱之意归于脾土丹田锻炼化为有用之内劲(就象把孙悟空这个心猿意马丢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冶炼一样),这是古人的智慧。意是一种条件反射。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当意气力构成一条反应链条时,意即是力,力即是意。一般在力则僵,在气则滞,在意则灵,可见意力链之重要。
心火藏真神,心火部位在檀中的中丹田,内外信息沟通的关窍之处,表现在外是一种精神气势,神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是松紧中间临界状态的转换枢纽。运用的关键在脑后那个东西。
心动意发,心中无为那个“觉”为之神动,脑后那个东西立马启动,整个意气力链条马上涌动而发,被击之人感觉如遭到无形气浪翻滚之狂大力量。这是心意等内家拳威力无比的来源。原来是神意细微物质的控制奥妙。宏观的形体是受微观的神意细微物质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