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年的勒班陀海战中,奥斯曼帝国明明军力占优,为何还会惨败给基督教联军呢?
首先是火力优势——基督教联军拥有212艘战舰(包括6艘能携带大量火炮、排水量达600至1000吨的大型加莱塞型战船),整个舰队拥有舰炮1815门,此外配属舰队作战的约2万士兵也都装备了经过改进的火绳枪。
相比之下,别看土耳其舰队有278艘舰船,但只配备了750门火炮,而且弹药储备还不足。因为较之火器,奥斯曼军队更信任和依赖于他们的弓箭手(使用突厥反曲复合弓)。
第二点就是在舰队的人员构成上,奥斯曼军队也比较“吃亏”——基督教联军总兵力不到7万人,其中船员和划桨手4万人,另有2.85万官兵(大多是享誉欧洲的西班牙、德国、威尼斯精锐步兵)。而且,基督教联军的战船划桨手主要为自由民,他们不仅士气高涨,而且普遍携带武器,可在必要时投入战斗,这就大大增强了基督教联军的实际兵力。
反观奥斯曼舰队,虽然有5万名水手和划桨手、3.4万名士兵(一说为3.1万),但其中占比近一半的3.7万名划桨手却几乎都是奴隶。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都是被俘和遭绑架的基督徒,他们十分痛恨奥斯曼人,希望基督教联军获胜以便解救自己。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从战前就已经埋下了奥斯曼舰队失败的因子。
果不其然,战斗刚一打响,基督教联军就凭借强大火力把土耳其舰队的部署打乱——在人力/风帆战舰时代,舰队阵型对于海上交锋的成败影响很大。随着双方战船相互靠近并陷入接舷战后,西班牙步兵的强大战斗力开始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奥斯曼战船上获得解放的基督徒奴隶(划桨手)也反戈一击,操起武器加入战斗,他们的帮忙往往使土耳其人腹背受敌、寡不敌众(每艘奥斯曼战船上平均有130名划桨手),很快就溃不成军。
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奥斯曼舰队的左翼和中军都被击败,虽然后续的零星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天晚间,但是基督教联军已经胜券在握。此役,基督教联军以7500人阵亡的代价,取得了缴获、击沉奥斯曼战船187艘,歼灭(毙俘)敌军约4万人,数以万计的基督徒奴隶获救的辉煌战果。
但需要说明的是,勒班托海战的并没有西方史学家鼓吹的那么重要(比如“阻止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使奥斯曼帝国步入衰落的拐点”云云)。实际上,这场海战结束大约6个月后,奥斯曼帝国就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迅速重建起一支拥有250艘战船(其中150多艘为新建,包括8艘当时地中海吨位最大的巨舰)的舰队。
而且,奥斯曼帝国蒸蒸日上的国势也没有被打断,就在勒班托海战发生的同一年,土耳其人便攻占了东地中海战略要地塞浦路斯。不仅如此,转过年来,奥斯曼帝国还迫使威尼斯与之签署了屈辱的“和平条约”——后者不仅正式割让了塞浦路斯,还向奥斯曼帝国支付了30万杜卡特金币(约1吨黄金,相当于现在的5300万美元,占当时威尼斯鼎盛时期年收入的20%左右)。
1574至1576年,奥斯曼舰队又挥师西进,重新控制了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摩洛哥,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对峙。值得注意的是,1590年(勒班陀海战结束18年后),以《伊斯坦布尔和约》为标志,奥斯曼帝国的版图达到极盛状态。这之后,奥斯曼帝国才真正开始步入衰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