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春,毛泽东主席的秘书田家英在“和合调查”中这样记述:“贫农王老五,全家七口人,五个儿子……草房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地铺,三条棉被(一条棉絮),一只破桌,三条凳子,一个行灶,其他什么也没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走近王老五的后代们,听他们讲述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看——。
王老五的后代们1961年1月,毛泽东主席提出“搞一个实事求是年”,他派秘书田家英组织一个高水平的调查组,到浙江农村调查,选一个最好的生产队,一个最坏的生产队1月22日,田家英赶到杭州,最终选定了最好的生产队——富阳五星生产队、最坏的生产队——嘉善和合生产队。
在和合生产队调查时,田家英专门到贫农王老五家中,与他聊了3个多小时。在《魏塘人民公社和合生产队调查》(简称“和合调查”)中,王老五是6户调查的典型农户之首,记述达2800多字。
“和合调查”以及田家英所带领的调查组在调查中所做的工作为后来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农业六十条”)奠定了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户家庭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是一个历史的缩影王老五后代们如今过上的幸福生活,正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写照。
翻拍照片,2014年拍摄“50后”王阿羊——从过去住草房到如今住别墅近日,嘉善县罗星街道和合社区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走进家英小区,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一块块绿地点缀其间,一张张笑脸如沐春风……。
一个别墅小院内,几盆花草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放眼望去,一片生机64岁的王阿羊正拿着水瓢浇着水,侍弄花草如今是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阿羊是王老五的小儿子,家住小区内一幢建筑面积达440多平方米的四层别墅。
“过去住草房,如今住别墅,真是做梦都会笑醒”看着这幢花了80多万元造的别墅,他喜笑颜开如今,他的4个哥哥和1个妹妹都住在家英小区,住的全都是别墅
58年前,这里就是嘉善县魏塘人民公社和合生产队而“家英小区”,正是为了纪念田家英的“和合调查”而得名田家英来到王老五家做调查时,他们一家七口人挤在一间草房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地铺,三条棉被(一条棉絮),一只破桌,三条凳子,一个行灶,其他什么也没有。
”因为穷,王老五给孩子们取名,几乎都是“信手拈来”大儿子是“掌心上的宝贝”,取名王掌宝;小儿子出生于1955年,生肖属羊,便叫王阿羊……王阿羊的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草房里度过的,即使到了适婚年龄,家境一直没有得到较好改善。
没钱娶媳妇,怎么办?在左邻右舍的帮衬下,总算盖了一幢瓦房,1984年1月22日,王阿羊娶了邻村的俞国英,他的妹妹则在当天嫁给了俞国英的大哥这样的“换亲”,没有影响夫妻感情,一家人对好日子的向往反倒更加强烈了,“日子是苦一点,人只要手脚勤快点,总是有奔头的。
”1994年,王阿羊与妻子商量,打算养猪赚钱于是,王阿羊向曾在集体养猪场养过猪的母亲请教后,办起了养猪场,头一年养了10头母猪4年后,王阿羊花了5000多元盖起了三层楼房和合社区紧挨着县城,在嘉善县的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土地被征用。
王阿羊和妻子开始到附近的企业上班,并像城里人那样领取养老金,即便有个头疼脑热也能按医保比例报销2011年,王阿羊在家英小区盖起了四层别墅,这也是他们家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之后的第三次建房王老五在1989年过世前住上了瓦房,他的遗孀则在搬进别墅3年后去世。
小院里,花开正艳。浇完水后,王阿羊放下水瓢,准备去王掌宝家串门,看看大哥满月不久的曾孙王嘉尔(即王老五的玄孙)。“父亲的后辈有四代共27人,相比较起来,现在孩子取名越来越讲究。”王阿羊笑眯眯地说道。
“70后”王国锋和“80后”王春锋——兄弟俩发家致富赶上“好时候”敞亮的汽修厂办公室里,不时有员工过来请教问题,王春锋耐心解答,遇到疑难问题,便直接走出办公室,钻到正在修理的小车底部,手把手指导而在离此地不远的一处建筑工地上,王国锋正驾驶着挖掘机,娴熟地“挥舞”着机械臂,铲斗在轰鸣声中上下翻飞。
尽管已经拥有了两台挖掘机,王国锋还是喜欢往工地上跑,挖土方、干工程,忙得不亦乐乎1975年出生的王国锋和1980年出生的王春锋是亲兄弟,父亲王宝生是王老五的三儿子王国锋初中毕业后,选择在嘉善县城的建筑工地打工,并学会了开挖掘机。
初中毕业后的王春锋,则来到嘉善汽修厂当学徒工,这一学便是整整三年没有耀眼的文凭,但带着最初的热爱和一股子韧劲,兄弟俩分别与挖掘机、汽车成了“好伙伴”,技术都是杠杠的两人的转折点都发生在2003年以后当时,嘉善县城加大了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力度,汽车4S店里购车的人突然排起了长队。
“到处是工地,商品房小区也多了起来,我觉得挖掘机有市场。”2004年,王国锋投入50万元买了一台大型挖掘机,因为生意较好,又在第二年花了20万元增购了一台小型挖掘机。
王春锋则瞅准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这一商机,打算自己开修理厂,但担心管理经验不足,便于2006年开了一家品牌加盟店2012年,在完成各方面积累后,王春锋投资60多万元办起了一家名为“骏达”的汽修厂,营业面积达700多平方米。
粗略一算,如今仅兄弟俩一年的纯收入就达到50万元左右。而“和合调查”中对王老五一家当时的经济状况这样记载:“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大人小孩面黄肌瘦。共欠贷款230元。”
“我们的创业故事,说起来就是赶上了‘好时候’,搭上了改革开放的致富快车现在,家家开上了小汽车,户户住进了商品房,我们学的技术刚好派上了大用场”王国锋感慨地说“90后”陈家豪——“中国名片”背后的“动车医生”。
在上海动车段高修场,一列动车组沿着轨道缓缓驶入检修线车道在这里,接受最为严格的检修与保养一顶安全帽,一个工具箱,一身工作服,早上8点多,作为地勤机械师,陈家豪和往常一样走进检修库内,开始一天忙而有序的工作。
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设计、调试到运营、检修,中国高铁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检修工作关系到动车能否平稳安全运行,因而地勤机械师被形象地称为“动车医生”。
虽然每天的工作内容几乎是固定的,但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闷热的检修库内,陈家豪专注地将一颗颗螺丝拧紧加固,一身工作服早已湿透了陈家豪是王老五的曾外孙,今年是参加工作第一年陈家豪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够与中国高铁这张闪亮的“中国名片”紧紧联系在一起。
陈家豪在大学里学的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去年暑假,上海铁路局来学校招聘,陈家豪应聘了机械师岗位让人惊喜的是,面试当天就签约了这一喜讯,同样让当时正在嘉善县陶庄镇办业务的母亲乐开了花“当时我是骑着电动车回家的,足足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一路笑着骑回家,别人看到了,肯定觉得我犯傻了。
”陈家豪的母亲、王老五的孙女王银红笑着说同样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青春田家英在“和合调查”中曾这样描述王银红的父亲王掌宝:“大儿子19岁,不识字,干农活”19岁时的陈家豪,却正在大学里刻苦攻读“如今,中国高铁商业运营速度和里程均达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是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在陈家豪看来,和长辈们相比,这份工作更酷。
外曾祖父王老五和田家英“和合调查”的故事,在陈家豪的脑海中,更多的是家人的回忆,但当年的艰辛因为长辈们的反复叙述,令他感同身受“他们那一辈,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和今天的好日子不好比!”陈家豪动情地说,“中国高铁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我为能够从事这样一份工作感到无比自豪!”。
(原标题《【深度】毛泽东秘书田家英调查过的这个农户,他的后代们幸福生活是这样》,原作者陶克强、姜鹏飞、朱胜伟、胡凌翔、姜鹏飞、成杰。编辑沈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