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创立湘军、洋务运动发起者之一,且为晚清四大名称之首。在晚清时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曾国藩所代表的是,维护封建势力的同时,走强国的道路。
功过是非曾国藩:有人称“完人”,有人称“民族罪人”
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见仁见智,毁誉参半。褒者称之为:晚晴重臣,杰出的军事统帅,优秀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近代事业的开拓者,洋务运动的创始人。贬者则称为: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的中流砥柱,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
为什么在一个人的身上,会出现水火不容、完全对立的观点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曾国藩的一生功过是非是基于什么样的思想和文化根源?
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或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正确认识曾国藩的“完人”说
人们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曾国藩以“立德”、“立功”、“立言”的至高境界,被许多人称之为“完人”。难道他就毫无瑕疵吗?显然不是,这一点从后人对其激烈相左的毁誉中就可以看出。
有人坚持认为,曾国藩之所以被称“完人”,就是因为他乃有道之人,可为儒家典范,始终奉忠孝礼义廉耻的儒家精神,立志做中兴之臣。
曾国藩在那个历史条件下,在那个立场上,他做得无可厚非,而且是那个时代最接近成功的。曾国藩不惜留下曾剃头的骂名,重典以治乱世,所杀之人并非私怨。在天津教案中,曾国藩不忍杀官员与百姓,虽内外交困而尽力保全。
力办洋务,兴国兴清,在他心目中,国即大清,大清即国。且曾国藩是被满清付于大权的第一汉人,因为他以血腥的手腕暂时扑灭了汉族人民的大反抗,暂时拯救了满清统治者的危机。
曾国藩的成功,还远不止于此。在历史长河中,德、言、行均有非凡建树者固然不多,但曾国藩却也绝非仅有的个例。可是,能够功成而不危,圆满得终老,且无损子孙福祉者,却寥若星辰,但曾国藩做到了。
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事业有成者,姻缘未必如意;琴瑟和谐者,家境未必昌隆;事业家庭皆遂愿者,子女却未必称心。曾国藩却无可挑剔,堪称独占鳌头。由此,人们的得出结论,说曾国藩是当之无愧的全面成功者的典范。
当然,曾国藩之所以们取得如此成功绝非偶然,这是由其信念支撑逐步实施的结果。首先是强调自我修身,如学识、智慧、能力、性格、心态等,以及由此综合产生的人格魅力;其次是善于识人用人。
当然,事实上,历史上没有哪个英雄是单枪匹马赢得天下的,成功除了自我艰苦卓绝外,就是要善于识人、用人,让天下英雄为己所用,这正是曾国藩的成功之处。
正确认识曾国藩的“罪人”说
在有些人眼里,曾国藩即为“完人”,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曾国藩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民族败类,说曾国藩是满清皇帝的额走狗,其推行的所谓“安内攘外”政策表明他是一个十足的奴才,是剿灭太平天国革命的元凶,是屠杀数千万人民的刽子手。
有的学者指出:曾国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来,尤其是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精神额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反革命、汉奸刽子手们的“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极权大师。
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在言论上用满口的仁义道德蒙蔽世人;在行动上,用极端的残忍手段,以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为“痛快”。
更有人指出,不仅是曾国藩,就连他领导的一群人,也丝毫没有民族思想。他甘心做满洲皇族的忠实奴仆,屠杀汉人。而对新来的侵略者,又甘心当忠实代理人。他认为要维持国内统治,必须依赖外力,因此不惜以丧权辱国的条件去交换外力。
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声音,令曾国藩的争论依旧持续了下去,但是从客观上讲,曾国藩的一系列行为有助于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尽管他有绞杀太平军的行为,但这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平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