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空了,一座城满了。
空了是因为病毒,满了是因为医务英雄。
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的当下,是否有人记得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同样也是一场硬仗。
当时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并带着医务人员和病毒抗战。
钟南山院士赢得了全国人们敬重。
但有一位“巾帼抗非典先进个人”也值得敬佩和铭记。
她就是陈菊梅。
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原解放军第302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她率先打响了向“非典”宣战的第一枪。
2003年3月5日,北京地区首批输入性“非典”患者入住原302医院。
陈菊梅第一时间走进病房,亲自为患者听诊。
她为“非典”亲身上阵,不过是她70年传染病防治事业中的小节点。
陈菊梅一生与可怕的传染病打交道。
是她,摘掉了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
是她,首创了“已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的“鞘内注射法”;
是她,创造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的奇迹;
……
她是一朵美丽的“菊梅花”,也是人们口中的“救命奶奶”。
她才是全国人们应该追的“明星”。
陈菊梅小时家里很穷,但学习十分刻苦。
她曾这样对自己的母亲说:“没有书读,没有大学念,我会死掉的!”
因家乡很多人患肝炎而死,她立志学医。
20岁那年,陈菊梅步行千里参加高考。
终于,如愿考上了浙江医学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年,陈菊梅从浙江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
从此,开启了中国传染病防治事业。
1954年,陈菊梅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赴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留学的传染病学留学生。
她目标很明确:拿下传染病学博士学位。
留学期间,陈菊梅全部功课满分5分,并且提前一年毕业。
她被导师夸赞:“如果有6分,我们就给她打6分”。
因为过于沉浸事业,陈菊梅因为长期一种姿势拿试管,手得了“腱鞘囊肿”。
也因为一直忙于工作,她对恋爱和婚姻也不上心。
一直到32岁,才和同在苏联留学的陈国仕结婚。
在那个略微传统的年代,其实32岁在婚姻里,可以说是“超大龄”了。
可见陈菊梅对传染病防治事业是真心热爱。
1958年,苏联毕业回国。
陈菊梅不似其他留学生那样,往家里带冰箱和电视。
她很执着地带回来了几百斤的图书资料,全是关于传染病防治病学的。
那个时候,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刚成立不久。
医院环境简陋,周围都是菜地,进到大门才能看见几栋筒子楼,黑黢黢的。
更让人害怕的是,医院每天收治的都是无数传染病患者,而医生则需要每天和这些病患打交道,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感染。
那里被称为“病毒窝子”。
可陈菊梅已经被分配到302医院,这个传染病医院。
她便决心在此扎根,直到90岁,陈菊梅才从解放军302医院退休。
没有敢于献身的精神,无法在病毒包围的世界里坚持下去。
陈菊梅被称为“肝炎克星”。
1960年9月,一加入到解放军302医院,这个中国最大的传染病医院,她开始了与肝炎慢慢长路的抗争。
当时的中国,被称为“肝炎大国”,每年死亡人数约为30万到50万人。
简陋的医疗条件,只能查肝功能,乙肝病患的肝功能不正常,是因为转氨酶巨高不下。
为了降低转氨酶,只能研制有效药。
陈菊梅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药物研制中。
在此期间,她并没有放松对其他病患的治疗和问诊,且“连命都敢豁出去。”
1969年农村巡诊,陕北黄龙县。
陈菊梅随医疗队,为当地村民实施手术,决定使用“硬膜外麻醉法”。
但糟糕的是,黄龙县没有像样的麻醉医生。
为确保患者安全,需要医务人员先进行麻醉实验,陈菊梅以一句“你们都还年轻”,拒绝了几位同伴,称为麻醉小白鼠。
她躺在病床上,不但不紧张害怕,还鼓励操作者不用担心。
然而操作者因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试验,穿透了她的“硬膜”。
陈菊梅顿时呕吐不止,昏睡了两天才醒过来。
一醒过来后,她马上和医疗队同伴开始探讨硬膜外麻醉失败经验,最后终于成功应用到手术中。
巡诊结束后回到北京,因为过于劳累,陈菊梅患上了扁桃腺炎,刚刚退烧,又因为接诊乙脑患者,感染了乙型链球菌,全身浮肿变了形。
本以为浮肿即将消退,陈菊梅能好好消息。
谁知道,又患上了肾小球肾炎。
这一下,全身上下都被病痛缠绕着,健康逐渐出现了问题。
而当时陈菊梅也在同时进行攻克“乙肝病人转氨酶巨高”的问题。
她明白,如果不把炎症病源解决,她身上的病就反复发作。
为了遏制病情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她做了让人震惊的决定。
扁桃体发炎好办,那就摘掉扁桃体。
可肾炎是因为过于劳累导致的,这除了好好休养还能怎么办?
陈菊梅先切掉了阑尾。
几个月后,病情又反复发作,检查后发现病源在牙上。
陈菊梅不顾劝阻和反对,分三次把一口好牙全拔光了。
当年的她才47岁,早早地戴上了假牙。
丈夫陈国仕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不好再说什么,而她却振振有词,“能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我宁愿摘掉身上更多器官。”
或许有些人的使命是天生的。
陈菊梅“拼命三娘”般的科研精神,即将为万千乙肝病患者,找到生命的曙光。
就这样,她一边诊治患者,一边埋头泡在实验室里。
经过8年的拼命探索,陈菊梅在肝炎领域适合打通了任督二脉,研究成果惊人。
首先,发现了中药五味子,可以成功降低转氨酶的升高;
其次,“肝得安”1号蜜丸至9号滴丸,也研制成功;
接着,“六味五灵片”等50多种国家级降酶药物,相继研发出来;
让人兴奋的是,国内第一个抗肝纤维化新药“复方鳖甲软肝片”也开始快速投产,应用于病患。
在陈菊梅多年的呕心沥血下,多达10多种国家级别传染病治疗新药面世。
这些研究成果,在肝病的临床救治中,造福了无数病患。
在那之后,“七五”期间,国家交给了解放军302医院一个任务:降低高达85%的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
这是一个难题。
几乎没人敢拍胸口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此时陈菊梅一句“我来吧”,让大家刮目相看。
可这同时也让院领导开始隐隐担心了。
为鼓舞同伴们的信心,带头攻克难关。
她立下了军令状:力争把病死率降低到20%到30%。每年的目标,就是把几万名重型病毒新性肝炎病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陈菊梅又创造了一次奇迹。
陈菊梅还是有临床经验的,加上学识渊博。
很快,她带领的医务协作组,利用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特点,摸索出了慢重肝炎的治疗新模式:中西医辩证法等方案。
几年后,皇天不负苦心人。
我国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由85%以上降到了38%。
陈菊梅,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超额完成。
这在肝炎治疗史上,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此后,陈菊梅在肝炎防治领域不断创高峰。
她提出乙肝抗病毒疗法治疗慢重肝、肝衰竭病人的方法,使患者生存几率提高了20%;
她引进的人工肝技术,使肝衰竭患者死亡率价格了20%;
有患者好了之后,送了陈菊梅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她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轻松行医。
可她偏不。
2003年非典肆虐,那时陈菊梅已经78岁了。
除了第一时间走进病房,亲近患者询问情况,她还创下了“非典攻坚战”中的五个第一。
第一次主持了针对北京地区非典患者的专家会诊;
第一个在媒体上宣传非典防治知识的医学专家,并接受央视访谈;
第一批开启军队远程会诊中心讲授预防非典感染的专家;
第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在奋战4天4夜后面世了;
第一个开辟了解析非典疫情的期刊专栏的医学教授。
这在当时来讲,给全国人们都吃下了定心丸。
此后非典疫情控制后,陈菊梅还带领专家组编写了《关于优化突发疫情防治力量战斗编》报告。
这为302医院,后来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传染病医院,收救更多传染病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没有陈菊梅,就不可能有今天的302医院。
2008年,汶川大地震。
302医院在汶川、海地和玉树等地,进行防控甲流军事卫勤保障任务。
陈菊梅已经是83高龄老人。
那时的灾区,还时不时会有余震的威胁。
她拄着木棍,顶着高温,行走在灾区第一线查看灾后疫情,并执导防治工作。
面对灾区战士的劝阻,陈菊梅很坚定,“别看我83岁了,但我仍是一名战士。”
查看灾区,并经过分析后,她提出了三项重要的防控建议: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
除此之外,还迅速编写了《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治手册》。
这为“灾后必有大疫”的预防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实当时,灾区很乱,并且传出了瘟疫和传染病的谣言,全国民心不稳。
陈菊梅一个举动破解了谣言。
央视等媒体报道了她不戴口罩查看灾区疫情情况的画面。
主持人问她为什么不戴口罩,她说,“这是灾区,不是疫区,即使北川县灾情严重,但防疫人员非常努力,这里已经非常安全了。”
报道一经播出,谣言不攻自破。民心大稳。
像这样的非常时期,陈菊梅亲自前往一线,担任国家和军队紧急任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她身体力行地为国家、军队和人们铸造起了防疫盾牌。
2009年,84岁的陈菊梅患上帕金森病。
可她依然出门行医。
这位独立惯了老人,即便身体不好了,也依然不会主动叫丈夫帮忙。
丈夫陈国仕,唯有时刻跟着她。
直到91岁,陈菊梅才退休。
针对她的事迹,不少媒体想给她出自传,编入世界名人录,她全都一一回绝。
她认为,她做的不值得宣扬。
2021年11月5日9时20分,陈菊梅逝世,享年96岁。
家人尊重她的遗愿,丧事从简,没有告别仪式,且遗体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
“人如菊淡,品如梅花”,唯有陈菊梅才配得上。
根据资料显示:
陈菊梅教授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等各类科技奖励23项;
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出版传染病学术著作16部;
连续2次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作出了优异成绩”;
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医生”“巾帼建工先进个人”“一代名师”等等。
不一而足,获得的荣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死后不留名,是陈菊梅的心愿。
但全国人们,不应忘记她。
没有喧闹,是陈菊梅的心愿。
但全国人们,不应忘记她。
据悉当时很多人,不知道陈菊梅教授逝世,向来热闹的热搜榜上,消息稀疏。
如果,现在才慢慢熟知她。
那就铭记她吧,像热爱偶像那般。文/Y小姐
1.湖北日报 | 陈菊梅教授,走了
2.解放军总医院 | “与病毒斗争的”‘拼命三娘’陈菊梅:绽放在传染疫区的秋菊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