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将至,寒气渐来,在许多南京人眼中,一口热腾腾的牛肉锅贴是秋冬标配。提到牛肉锅贴,就不得不说一个地名——七家湾。南京以七家湾命名的牛肉锅贴店不下百家,广布全城。为什么叫“七家湾”,为什么南京的牛肉锅贴总爱打上七家湾的标签?带着这些疑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七家湾一探究竟。
历史沉浮,曾是老南京最好的牛羊肉市场
七家湾之名的由来说法颇多,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一是最早住有七家回民得名。据传明初有陶、马、丁、姚、哈、莫、白七户回民人家住在这儿,他们以宰牛卖肉为业,后来这里变成了巷,因为这一带巷子弯曲如环,故称“湾”,七家湾由此而来。
还有民间故事说明朱元璋曾率领回汉民“八月十五杀鞑子”,将有功的七人安置于此,这七位以回民为主,分别姓哈、马、达、沈、帅、沙,又有说这七人姓沙、火、沈、哈、米、李、金。
另一个与七家湾由来有关的记载来源于清末陈作霖《运渎桥道小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携马皇后微服至此,有人刺杀马皇后,于是一怒之下命人屠尽此地人家,仅余七户。民间谚语“眼泪流到了七家湾”正来源于这个故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七家湾一带处于朝天宫南侧,明朝时这里小巷密布,弯曲回转,外人到此如入迷宫,每过七户人家就转进另一条巷子了,而且这一带东南西北面全都是河,运渎河、内秦淮河、外秦淮河将之环绕,故此地被称为七家湾。
七家湾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但七家湾这一带什么东西最出名倒是很统一,那就是牛肉。清末《金陵物产风物志动物品考》记载,“屠牛向有严禁(清朝禁止杀牛),回民每于下浮桥、七家湾一带窥卖之,皮则乘日未出时,在笪桥南皮市街(现评事街)交易。”《建邺文史》第3辑记载,“明清以来,在七家湾的住户中,十有八九是经营牛羊皮生意”。
七家湾周围曾集中了大小宰牛作坊,还有“七家湾的牛——众人分”等歇后语广为流传。在七家湾附近,就曾有一条街巷因此而得名“牛首巷”,在明代地图中就有所记录,后来牛首巷分出了一条支巷,进而又分“大牛首巷”“小牛首巷”。“卖鸡鸭,宰牛羊,跑经纪,窜五洋。”这句民国时期流行的顺口溜说的就是七家湾人的生活日常。围绕着宰牛生意,七家湾一代出现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了宰牛羊、卖牛羊肉、皮货生意、卖牛羊美食。七家湾一带的街道大多也因此得名,比如评事街,旧称皮市街,因为过去这里多做皮货生意。
1993年,因建邺路拓宽改造,两条街巷均暂时告一段落。去年,七家湾88号附近又重新竖起了四块崭新的路牌,分别是大牛首巷和小牛首巷。
牛肉一条街成过往,老地名回忆在街边
1985年4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金陵野史》中写到过去的“金陵早点四绝”:李荣兴的牛肉锅贴、牛肉汤,清和园的干丝,包顺兴的小笼包饺,三泉楼的酥烧饼,其中李荣兴牛肉锅贴、牛肉汤就在七家湾。七家湾是老南京的美食一条街,或许因为有着质优新鲜的牛羊肉,这儿的牛羊肉美食格外有名,曾经也是往来市民络绎不绝前来探寻美食的胜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七家湾一代开始旧城改造,红土桥、大常巷、大(小)牛首巷等均在拆改范围,不少曾在七家湾的老字号搬迁去了别处,有的另起炉灶,有的从此歇业。
记者在现场看见,大小牛首巷早没了往日的繁华,街边一侧成了露天停车场,另一侧则是省残联及一些店铺,街上没有牛肉铺子,亦无牛肉锅贴店,想着上七家湾吃正宗七家湾牛肉锅贴的朋友是会扑空了。沿大牛首巷向东走便是七家湾街道,街上已不见当年牛羊肉生意鼎盛的场景。直到再沿东走到打钉巷,方才有一家牛肉锅贴店,此时恰逢饭点,锅中锅贴焦黄酥脆,呈金黄色十分诱人,是食客桌上必不可少之物。
如今的七家湾与大小牛首巷,与南京寻常街道一样,看不出多少不同,由于不在主干道上,反而成为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不过,若是仔细寻味仍能从周围的一些建筑看出此处确有一段历史。十年前,南京就已提出要推动将南京老地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在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的《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里,包括七家湾在内的南京100个老地名入选,成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
2018年,这里列入了南京市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示范街区,在街边的文化墙上能看到很多关于七家湾这一带各种老地名的来由和背后的故事,比如道家之桥仓巷桥,真爱见证望仙桥等等,在城南地名志的标识牌中市民们能清楚看到七家湾一带现存有的老地名分布,人行道上还有南京地名谚语文化的围栏,美观又有趣,“水西门的鸭蛋——白捡”“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扇骨营的扇子——没面子”这些有着浓郁南京城气质的民间谚语构成街边的文化风景线。
老地名是南京的文化名片,也是南京人的骄傲,尽管如今的七家湾没了当年的繁华,但因为老地名的保留,七家湾的过去不会被人忘记,当我们在别处看见“七家湾牛肉锅贴”时马上就能想起,“七家湾不就是那个当年牛羊肉一条街嘛,那里出来的牛肉锅贴肯定不错。”
总策划:冯秋红
摄影|后期:沈昭
文案:姜天圣 沈昭
校对:盛媛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