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实里很内向的人,在微信上就很会聊天,而现实里活泼的人,反而在微信上不善于表达
你的说法有很大的普适性。
确实,很多人都是如此的,往往在现实里很内向,在微信上却很会聊天,而现实里活泼的人,反而在微信上不活泼。
这也算是一种平衡吧,就好像有的人擅长口才,有的人擅长写作。
通过对立面,我们更能看到一种事物的有意思的地方,而这两种对立面并没有高下之分,甚至是相互依存的,比如说我们渴求的对象往往首先得通过它的对立面来获得。
比如说:忧郁气质往往是最具喜剧性的;最活跃的往往是最平和的;最浪荡的往往是最有道德的;最怀疑的往往也是最虔诚的,而永恒的幸福首先是从罪孽中看到的。
总之,那面“镜子”也让你认识了你自己。
太会说话,反而不会表达!
话到心坎
事到位
不言不语
得人心
在上一篇《被误解的写作》中谈到,
写作的意义。
写作
是写给自己,
是促进思考。
但思考不是目的。
思考是为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创造价值。
然而,
仅仅会创造价值还不行,
价值需要传递。
在这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许多人不是没有才华,
也不是没有能力,
而是吃了不会表达的亏。
茶壶煮汤圆,
有心倒不出。
因此说
让价值实现传递,
促进价值交换,
这是表达的意义。
然而,许多人不会表达。
其实,不是不会说话。
而是,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不懂表达。
第二,太会说话。
第三,不会倾听。
什么是不懂表达?
也就是
不懂表达的内涵
不懂表达的对象
不懂表达的时机
不懂表达的方式
不懂表达的场景
不懂表达的内容
…
此话怎讲?
假如你有一个营销宣传方案是:发传单。
你向老板汇报说:方案是发传单。
老板说:太low。
怎么办?
你应该说:我的方案是线下定点精准流量人群的广告投放。
说不定,老板就同意了。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这是表达
否则
见人说鬼话,吓死人
见鬼说人话,听不懂
表达的表
是发表,是传递。
表达的达
是抵达,是接收。
表,只是手段
达,才是目的
而表达,
不只是说话一种。
有时候
行动
却是最好的表达。
比如,
表达对一个人关心。
最好的方式,
不是嘘寒问暖,
而是在他
困的时候,有一张床
饿的时候,煮一碗面
渴的时候,端一杯水
…
只要能把价值传递出去
让价值抵达对方内心。
无论什么方式,
说话、行动、文章、画画、唱歌、跳舞等
都可以是表达。
不过
有时候,有些人
太能说会道,
或者是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
看上去很像会表达,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而是一种自说自话,自我满足。
因为,
像这样的人,
太喜欢一吐为快,
从而忽视了表达的目的。
好的表达
是在合适的时候,
在合适的场景,
对合适的对象,
用合适的方式,
说合适的话。
好话不在多
一句抵人心
比如,
有一位丈夫要化解婆媳矛盾,
于是,他对他妻子说了一句话,
他妻子就理解了。
丈夫对妻子说
“我对你的爱,是源自于我的母亲。”
她妻子很聪明,一点就通。
表达是为了达到效果。
所以,有些事
不用明说,
也不能明说。
这是表达的深意
就像暗语,
准确而清晰
但却只有当事人才能明白。
这是精准传递。
就像菩提老祖传授悟空功夫。
并没有明说,
而是在他头上敲了三下,
然后倒背着手进了后门,
但是把门留了一道缝。
悟空心领神会,
半夜三点就进了后门,
师父正在等他。
由此可知,
好的表达,
并不是一个人的事,
而是一种双方彼此的默契。
就像高手过招,
你来我往,
看似默契。
其实,彼此都在倾听,
然而,再交换信息。
因此,
不懂倾听,则不会表达
原因是
没有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
没有读懂对方的言外之意
关于“倾听”这事儿,
我们下一篇接着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