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国一教是常态在美国,第一大宗教的市占率超过70%图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大教堂,这里是美国圣公会华盛顿教区的主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1990年最终完工,多用作举行全国性祈祷活动谈到经济学,很多人的第一个印象应该就是强调要开放竞争。
这个理论有个基本见解,那就是竞争愈多,产品会变得更多元、质量更改善、价格更低廉,社会因而普遍受益如果把宗教看成一个市场,拿宗教产品来对照一般的商品,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现象呢?竞争兴旺说与竞争衰退说细看世界上各宗教提供的“无形产品”,其实各有特色。
佛教提供轮回转世的生命观,希望信徒在这一世做好事,下一世才有机会跳出生死轮回;基督教则强调信耶稣而得救,死后才能上天堂这些产品看不见、摸不到,无法标价,无法交易,无法累积,无法投资,短期内无法获利或收成,而且还要死后才能兑现。
这种现在买进、未来才会交货的商品,在经济学上就称为期货商品至于该怎么得到死后上天堂或跳脱生死轮回这类的期货商品呢?各宗教多以社会道德约束为条件基督教有著名的《十诫》,约束信徒遵守十条戒律,包括: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上帝;禁止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遵守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婪;佛教徒则要遵守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贪婪(贪)、不恼怒(嗔)、不邪见(痴)。
因此,如果宗教产品就如同一般商品:愈是竞争,价格愈低廉,质量愈进步,社会更受益当一个社会开放许多宗教或教派同时竞争,而这些宗教又促成许多人遵守道德规范,那人心理当会更加向善、社会更加和谐这样的说法,就是竞争兴旺说的要旨:宗教多元(religious pluralism)与宗教参与(religious participation)正相关。
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宗教愈多元,宗教会更活跃,宗教参与度愈高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宗教的供给能创造需求,宗教的供给量愈多,需求量自然增加赞成竞争兴旺说的人认为,宗教与工商业虽然表相不同(无形产品vs.有形产品,非价格vs.价格竞争),但深层的学理应该相似。
这才符合“市场模型”与“理性选择”的预测,因为这种说法跟自由经济学派的理论相似,因此特别受宗教经济学家的支持但传统的看法完全相反在竞争兴旺说兴起之前,主流的宗教社会学家认为,宗教多元与宗教参与负相关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宗教愈多元,宗教参与反而愈不活跃,这就是竞争衰退说,这个看法以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彼得‧博格(Peter L. Berger,1929—2017)提出的论点最为著名。
他在1967年出版的《神圣的帷幕》(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一书中提到,只有在单一信仰的地方,才会存在一个能够激发普遍信心和认同的“神圣帷幕”(sacred canopy)。
多元环境会产生可信度(plausiblity)危机,使一般人对宗教信仰有所动摇彼得‧博格认为,宗教之所以会受人追随,主要是因为这个宗教能让信众认同,但是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这些信仰会彼此抵触,如果开放竞争,让一般大众比较选择,反而会削弱宗教的权威性。
因此宗教市场愈开放,大众对于各宗教就愈不信任,宗教参与也跟着减少东亚国家和地区宗教最多元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不如先看看各国宗教市场的实际情况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有一套宗教多元指数(Religious Diversity Index),就是利用产业经济学中测量产业集中度的方法,来衡量宗教的多元性。
[宗教多元指数的计算公式为:(10000-8个宗教的市占率平方和)/875这个数字在0至100之间,如果宗教多元分散,每个宗教的市占率都各占12.5%,那宗教多元指数就是100;如果只有一个宗教市占率100%,那多元指数就是0。
——原注]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各国民众的信仰,把宗教分为基督宗教(这里的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等教派)、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民间宗教、犹太教、其他宗教,并纳入不信仰任何宗教的选项简单的概念是说,如果各宗教的分布愈平均,宗教多元指数就愈高;如果只有一个宗教,多元指数就愈低。
这个调查横跨六大洲232个国家和地区,结果十分有趣以2014年4月最新公布的调查发现,亚太地区国家的多元程度最高、其次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多元程度处于中等的则是欧洲和北美国家,多元程度最低的则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以及中东—北非等国家。
。美国以基督宗教为主,但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比例有16.4%,宗教多元指数在中间数值。像新加坡、中国台湾、南韩、香港、中国大陆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因为没有特别独占的宗教,多元指数特别高。(参见表1)
表1: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宗教多元程度数据源:http://www.pewforum.org/2014/04/04/religious-diversity-index-scores-by-country/一国一教与一国万教
有人会说,教会规模愈小,成员同构型愈高,向心力愈强,遇到外来压力较易凝聚,所以长期的存活机率较高换句话说,小即是美但也有一种说法,教会规模愈大,面对外在压力就更容易抵挡,所以大才是美如果只是从思维逻辑来推断,实在无法用宗教的市占率来评判,哪样的宗教分布对一个社会最好。
举个中性的例子:甲国有10种宗教,每个宗教都有10%的市占率乙国有两种宗教,A教的信众占90%,B教占10%,你也许会直觉认为B教处于绝对劣势但从“相对”的角度来看,B教和甲国的任何宗教市占率都是10%,这样你会比较赞成甲国的宗教结构(一律10%,没有大小教派),还是乙国的宗教结构(90% vs. 10%)?如果你相信竞争是好事,那一定会偏向甲国,因这里没有不同教派间的“欺凌”问题。
不过,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那么各国还不如有100种宗教,市占率各为1%;甚至应该有1万种宗教,市占率为0.01%当然,这是将竞争兴旺说发挥到极端的看法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将竞争衰退说推到极端,那就是一教独大,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宗教,这个宗教的市占率100%,没有其他宗教存在。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国一教是常态,一国万教反而没见过表1可以看出,宗教多元性最高的新加坡,佛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市占率高达66.4%,呈现的是“一国三教”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市占率都超过90%,多元指数在中间值的英国、美国、俄罗斯,第一大宗教的市占率都超过70%。
难道不是竞争愈多,宗教会愈旺盛、质量愈好、社会更受益吗?为什么大部分国家的宗教市场,都呈现独占或寡占的现象呢?偶占与寡占才是宗教市场常态单从各国的宗教分布,无法完全说明宗教多元与宗教参与的关系从逻辑来看,这两种理论的说法都有合理之处,而且多年来也有许多相关研究显示,两个理论都各有人拥护。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美国杜克大学神学院教授马克‧查维斯(Mark Chaves)与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菲利浦‧高斯基(Philip Gorski),挑选1987至2000年发表的26篇研究,统计分类后发现,共有10篇支持竞争兴旺说,11篇支持竞争衰退说,5篇认为宗教的竞争激烈的程度不会影响信众参与度。
为了更深入探讨,查维斯与高斯基向26篇作者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整合研究提及的193笔个案,合并成庞大的数据库重新计算后发现,有86个案例(约44.6%)明显支持竞争衰退说,60个案例(31%)支持“竞争兴旺说”,47个案例(24.4%)并没有明显支持哪个说法。
如果用更严格的标准筛选,剔除77个案例后,结果更明确在116个案例中,有23个案例(20%)支持竞争兴旺说,60个案例(52%)支持竞争衰退说,33个案例(28%)并没有明显支持哪个说法这个较大规模的重新估算,间接支持三个论点:。
其一,研究宗教市场的本质,未必能运用工商业分析的思考模式与理论工具其二,宗教之间的性质不一、策略各异:有些在多元竞争下会表现得更好,有些在愈不竞争的环境愈有活力其三,整体而言,传统观点认为,宗教多元化反而会降低参与度。
这个显著的负相关,在较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后,恐怕还是成立当然,宗教认同存在于信众的内心世界,只用统计方法来观察价格、数量、质量的变化,并不足够达到统计的“显著性”如果从更概念与方法论的切入点来看宗教市场的特性,可以发现大多数宗教刚起源时,其实和工商业竞争一样,都是逐步由小变大,中间过程千变万化,各显神通。
当某个宗教成为主流,市场占有率超过51%,其他教派就只能瓜分49%的市场纯就逻辑来说,自由竞争的结果,通常会出现“两雄与群小共存”的结构以手机市场为例,这么庞大的世界性商机,应该会有百种品牌同时存在,但实际情况是三星与苹果两大品牌市占率各超过10%,紧追在后的则有华为、小米等地区性品牌。
新闻报纸也类似,网络出现之前,通常就是超级双雄对立,以及区域性的小品牌林立在美国,新闻杂志就是《时代》周刊(Time)与《新闻周刊》(Newsweek)两强称雄不过这样的领先并不稳固,手机市场中曾经霸占鳌头的诺基亚(Nokia),现在已经少有人用。
宗教市场的道理也类似,以偶占(双雄)和寡占(三足鼎立)为主,搭配规模落差甚大的区域性教派,这是“自由型”宗教市场的常态也就是说,自由竞争不会让品牌数更多,反而会减少品牌总数(因为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这就是为什么宗教市场会出现“竞争造成数目衰退”的原因竞争带来多元?多元带来竞争?当然每个研究都有限制,宗教存在上千年,只拿1980至1990年代二十年的数据来判断实在很武断如果追溯更早的历史,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现象。
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与加拿大就有个趋势:原本属于主流的天主教,战后失去跨国的优势因为战后社会崩解,尤其是19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社会改革之后,宗教自由度愈来愈高,无神论者大增,宗教参与率也大不如战前。
若再往前追溯,随着开放度增加,宗教参与率在20世纪初期比不上19世纪,19世纪比不上18世纪也就是说,社会愈宽松(愈自由竞争),宗教热忱反而愈衰退这是因为科学取代宗教,还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兴起,让无神论成为主流?后者与宗教的竞争性无关。
再者,竞争兴旺说并不是没有实际例子左证最明显的就是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为代表的基督新教,16世纪开始打破天主教长期独占,确实在北欧、西欧、英国带来新宗教浪潮随之而起的教派很多,例如浸信派、贵格派、英国国教派。
除了提供更多元选择,在自由度、满意度上都明显提升然而在概念上还是要区分:是竞争带来多元,还是多元带来竞争宗教竞争是“市场瓜分”的性质,信仰自由是“心灵解放”的层次市场瓜分并不代表信仰自由,也不保证心灵解放。
这正好说明宗教和工商业市场有本质上的差异,不宜把经济模型,模拟在宗教议题上工商业竞争的是质量与价格,有国际衡量标准可以对照,没有消费者必须效忠哪家公司或哪种产品,产品的价值与质量才是王道宗教市场卖的是无形产品,没有标价,质量无法对照,信者恒信,高度意识型态,与政治牵扯不断,有社会阶层的纠葛,有历史的新仇旧恨。
这些复杂因素难分难解,统计分析恐怕只能瞎子摸象更搅局的是,随时会出现各种异教,外国宗教也随时侵入这种纷乱的市场结构与千奇百怪的竞争手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济分析模型恐怕只能以管窥天,竞争兴旺说绝非超越时空的真理。
如果要给本章的议题下个结论,那就必须公平地说:其一,宗教市场竞争兴旺说,确实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出现过美国独立后,也看到许多教派兴起198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解严”,自由竞争说占上风,各种宗教方兴未艾(数据显示,台湾1989年立案的宗教团体有23个,到了1998年已经增加到242个;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看,1980年台湾官方认可的宗教只有10种,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轩辕教、理教、天理教、 大同教、天帝教,如今不只一贯道从非法变成合法,山达基、儒教、摩门教、统一教等多个宗教在台湾也有信徒信仰,而台湾也成为全球少见有多样化宗教的地区,宗教间的交流频繁,也远离宗教战争的威胁。
——原注)其二,但如果你放开视野,以世界为整体样本,拉长时间纵深,在历史长河中考察,那么答案可能会相反:长期自由竞争后,宗教会和手机品牌一样,偶占(双雄)和寡占(三足鼎立)才是主流,不大不小的次要品牌,只能瓜分有限的地区市场。
(选自《教堂经济学》,赖建诚、苏鹏元著,上海格致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本文为该书第四章,原题“一个社会的宗教越多元,宗教参与就越活跃吗?”略去注释,文中原注为原书所有,正文略加编辑并由作者审定经授权刊用。
)参考书目Berger, Peter (1969):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Anchor.
Chaves, Mark and Philip Gorski (2001): “Regulation Pluralism, and Religious Particip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27:2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