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要怎么拜
□济群法师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时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
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还要观想十方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们面对无穷无尽、无法用数目可以计算的诸佛,身体拜佛、口念佛、意念想着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诚的心去礼拜拜佛的时候,心里不存丝毫的私心杂念,当我们没有任何妄想的时候,心才能清净。
所以,要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常常修礼敬诸佛的大愿为什么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应,有人却不能呢?这跟你的心清净不清净、虔诚不虔诚有关系因为佛陀不是有意要在你心中显现出来,佛也不是因为要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里假如这个人拜佛,佛跑到这个人心里;另一个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里。
假如同时有几千万个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会忙得晕头转向,肯定会累坏 佛不是有心示现,他完全是无心的佛随着他的愿力,千处有求千处应,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挂在天上,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
不过,有的地方虽然有水,为什么却见不到月亮呢?因为水只有清净如镜的时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来;如果水是浑浊的,月亮还能显现吗?每一个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总处在妄想状态中,这就犹如一潭浊水,佛陀自然不能显现在我们心中。
一个人通过修行,以清净三业拜佛,犹如一潭清水,那么,佛、菩萨就能显现,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感应道交 有这样一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么时候没有乌云,什么时候就有太阳。
同样的,什么地方有一片虔诚、清净的心,那么,什么地方就有佛、菩萨显现佛、菩萨可以说成是佛陀、观音菩萨;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心的佛性 假如我们离开了自己清净的心,也就离开了诸佛菩萨如果我们随时都能把握自己,让我们的心,随时处于一种清清净净的状态。
那么,我们随时都与诸佛菩萨在一起所以,修学佛法不能离开自己清净的心,到外面去寻找佛、菩萨,如果是这样的话,离佛道就会越来越远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有微尘那么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里你说:我只有一个身子,这么一来比例失调,一个人拜这么多的佛,我拜不过来怎么办?那么,就要借助观想的力量,观想宇宙中有微尘数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个我,我要显出微尘数的身有多少个佛,就有多少个我。
我有千百亿个化身,想象着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个我 打个比方: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 的面前有一个佛,佛的面前有一个“我”如果前后左右上下都装有镜子的话,就会出现每一个镜子里都有一尊佛,同时每一个镜子里也都有一个“我”。
“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时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礼拜这时候,你就不只一个身,而是有无数多的身以无数多的身去拜无数多的佛,这样就能拜得过来了如果用这种观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话,功德就能无量无边!这种功德就像虚空一样大。
所以,虽然你现在是礼一拜佛,却比起别人拜几十生几十辈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们以一种极大广阔的心境去拜佛,这个“我”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我们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萨的境界,变成自己的境界,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佛陀、成为菩萨我们拜佛也不是拜一天两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虚空有没有尽的时候?虚空没有穷尽,所以我的礼敬也没有尽头学佛的思想境界能有这么高,这样学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这段话里有三个比喻:一是众生界尽,二是众生业尽,三是众生烦恼尽众生有没有尽的时候?众生界没有穷尽的时候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的烦恼,都是没有穷尽的,那么,我此礼敬也没有穷尽这是一种反衬的方式,显示我拜佛的这种愿望和行为。
“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我们拜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时间的,相续不断的,心要时常想着,念着,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说这样会很辛苦,休息几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没有疲厌的。
总之,礼敬诸佛是指礼敬已经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把一切众生作为我们礼敬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