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电厂到白马寺有多远?
二十公里左右吧
杜甫的中原足迹 从笔架山到首阳山
图/王伟宾
杜甫诗意图(范曾 绘)
巩义笔架山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他意念中的行程。可是,现实中的“一叶扁舟”却载着杜甫一路远去,离故乡越走越远。杜甫一生从巩义笔架山下出发,走向洛阳,走向成都,走向潇湘,仍然未能止下脚步,他心中萦绕着洛阳、长安,更有中原和笔架山,有庙堂之高,更有江湖之远和黎民百姓……
◎笔架山下:人生从这里出发
郑州向西40公里处,巩义笔架山下,一处低矮的窑洞始终存在于天下文人的心中,吸引人们前去朝拜。
1300多年前,公元712年的新年,杜甫在巩义笔架山下一孔窑洞中诞生。笔架山乃邙山遗脉,三峰挺立,中峰凸出,形若笔架,故而得名。山上土石相间,林木交杂,葳蕤苍翠,远望山峦云缭雾绕,近处一洼清水澄明如镜,俗称墨水潭。笔架山上搁的这支笔,自然是名垂青史的如椽诗笔,窑洞附近的这汪水,自然是润泽撇开的墨水,“诗圣”用诗笔饱蘸着它,抒发人生的慨叹。
阅尽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这孔窑洞默默无言,今日却依然完好。古今笼罩其上的神秘色彩,眼前的这孔窑洞也就是当年一座普通的民宅,窑高3.5米、窑宽3.3米、窑深16.7米,是因为“诗圣”生长在此的原因,这孔窑洞在人们心目中才高大轩敞起来。
生前身居茅屋、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他的诞生地如今已经成为一处文化景区。
穿过唐代风格的高大木质门楼,迎面碰上手握书卷的杜甫雕塑。这座高达9.9米的铸铜立像,选用青年时期杜甫的形象,气宇轩昂,让人顿感他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和抱负。塑像两侧,是历代诗人歌颂杜甫的诗歌碑刻,汇聚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的墨宝,雄深苍浑,气象万千。一座石拱桥建在古泗河之上,唐代的泗河贯穿巩义,曾是樯橹相连、帆影如云的繁忙河道,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只剩下一条沟坎。立于桥头四望,突然想起杜甫诗句“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
杜甫诞生窑洞所在的院子里,青砖墁地,清静幽雅,多株枣树立于冬日的寒风之中,树叶落尽,苍凉的枝丫伸向天空。杜甫诞生窑洞洞口为砖砌墙壁,墙上嵌着清代张议草书“诗圣故里”碑。窑前有两座碑亭,左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上刻“唐工部杜甫故里”,由巩县知士李天握书写,右碑上刻“杜甫故里纪念馆”,由郭沫若先生书写。
随意询问巩义人,知道杜甫吗?
他们会伫立遥指笔架山,告诉你:“那里有他家的窑洞。”
灵气蕴藉的故乡山水怡养了杜甫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
杜甫诞生于大唐盛世丽景中,但伴随着他的成长,强盛的大唐却日益衰败。这一切,注定了杜甫的悲情命运。
杜甫自幼聪慧,敏而好学。四岁时,母亲便撒手人寰。幼小的杜甫总梦见母亲在天上,自己在地下,伸出手来,却如何也触不到母亲的双手……只在凝望中痛哭不止。母亲的早亡促使少年杜甫热衷医道,醉心医书,潜研针灸,及成年,“郎中”成为杜甫除却“诗人”的另一个身份。
在历史记载中,杜甫在儿时离开巩义后,有过两次重回故里的记录: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青年杜甫为了参加即将举行的科举考试,回巩县县府取荐书;二是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收到三弟杜颖的家书,回巩县探亲。并写下了《忆弟二首》《不归》等诗,留下“人生不得见,动若参与商”和“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等动人诗句。
杜甫一生跋涉,行万里路,且行且看,且行且诗,写下诗文约3000首,流传下来约1500首。
站在有着杜甫诞生窑洞的那个小院,让思绪越过笔架山,穿越时空飞往千里之外的成都。在那里,杜甫栖居茅屋,心怀天下,留下千古绝唱。如今,中原笔架山下的这孔窑洞和四川盆地的成都杜甫草堂,已经成为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成为杜甫诗歌精神象征。
◎东都洛阳:人生在这里转折
杜甫母亲去世后不久,父亲杜闲转任兖州司马,续弦卢氏。卢氏接连生下儿女后,无暇顾及杜甫。二姑见到孤单忧郁的杜甫,痛惜于心,将杜甫带回洛阳家中抚养。杜甫遂在二姑家中读书、习字、作诗,承续“奉儒收官”的世家传统。
二姑待杜甫胜似亲儿,杜甫对二姑的怀念也留在了以后的诗文中。他刚被二姑接到洛阳仁风里家中时,与二姑唯一的儿子同时患上了流疾。二姑家境不富,加之洛阳市间药物昂贵,二姑只好将煎好的汤药让杜甫饮用,却喂儿子以残汁。一日,有巫医路过,二姑跪求占卜。巫医说道:“两个孩子之中,只能活下来一个。”又说道:“躺在屋子东南角方位,吉。”二姑依巫医所言,把杜甫安置在屋中的吉位,而把儿子置于旁侧。巫医不幸言中,二姑亲子不幸夭亡。
从此,杜甫成为二姑唯一的情感维系。二姑殷殷照顾,悉心关怀,使杜甫忘却幼年丧母之痛,远离父亲之伤,享受着人间的至亲至爱和良好的文化教育。
为了寻找杜甫成长的足迹,笔者来到北临涧河、南傍秦岭的洛阳涧西区北王庄。
历史记载,这里曾是唐时京畿禁苑——神都苑的所在,那时,亭台楼阁相连,假山秀水延绵,苑中的西上阳宫更是富丽堂皇,极尽奢华。
杜甫的姑父是洛阳的一个官吏,因此他有机会随姑夫听大唐乐首李龟年的歌声,赏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随着见识的增长,杜甫的天分显露出来了,他七岁作诗,才华出众。成年后,在李邕、王翰等前辈引领之下,杜甫对儒学的理解更为深入,内心深处无时不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实现心中抱负,杜甫开始了他人生的壮游。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19岁的杜甫从洛阳出发,开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旅程。壮游是唐代青年士子流行的做法,他们在壮游中饱览祖国山河,结交气味相投的朋友,诗酒唱和,讨诗论文;拜谒名宦雅士,希望获得赏识,走上出仕当官的捷径。
杜甫虽然出身士族之家,但在壮游中,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平,接触到生活在最底层的贫民,感受到了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他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朝局的焦虑、对正义的渴望,以及他无能为力的痛苦和彷徨,都通过迸发的诗情,留在他一首首的诗中。
路途之上,在丛台,他结识苏源明,二人骑马射猎于齐景公曾畋猎过的青丘荒野大林;在淇水岸边,他认识了高适,游兖州、泰山,于泰山之畔写下千古绝唱《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阳山畔:人生自这里升华
杜甫游吴越、齐、赵、东鲁,前后共历十年之久,直到接洛阳家书,得知二姑卧病已久,方返回洛阳。回洛阳后不久,二姑病故。此时,杜甫年届三旬。
因诗名早显,他得以娶司农少卿(主管农业和财政的朝官)杨怡的女儿为妻。妻子小他十多岁,知书达理、聪慧贤淑。二人在洛阳结婚,然后在偃师县城西北的首阳山下,挖了几孔土窑住了下来。这就是杜甫后来在诗中经常提到的“尸乡土室”(尸乡:祖茔,土室:窑洞),他写下“小子筑室,首阳山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以铭心志。
首阳山位于今天偃师市西北的邙岭乡,汉魏故城的北面,东西绵延近20公里,是邙山在偃师的最高处,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
笔者登上首阳山。俯瞰脚下,陇海铁路如一线沉沉西去,两条国道交会处车流如织。环视周围,大田沃野,生机盎然。
“大好河山平望里,长安宫阙淡烟中。”历史,早已淹没了杜甫的印迹。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天,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识,两人沿黄河漫游,饱览山川,切磋诗艺。两人在开封又巧遇诗人高适,三人同登开封古吹台,谈诗论文,关切时政。那时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下《梁园吟》,杜甫写下《遗怀》,高适写下《古大梁行》,成就一段佳话。
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杜甫又踏上了西去长安之路,他四处漂泊,沿着背离中原故土的方向愈走愈远。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杜甫病死在湘江上一孤独的小舟中,时年59岁。
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处,杜楼村北、首阳山下的偃师市城关三中学校操场后方,一座呈八角形、四周砌满青砖的墓冢,便是杜甫的长眠之处。一生行万里路,踏遍青山野岭,阅尽世间沧桑之后,杜甫终于归来,托体首阳山下,与家人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墓前有碑刻,为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所立,高约5米,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的字样。其墓北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
据当地的村民介绍,杜楼村名的来历,也和杜甫墓有关。传说,当年杜甫孙子杜嗣业,将杜甫的骨植埋葬于两个村庄之间,后来人们便根据杜甫墓所在的位置,将附近两个村庄改名为前杜楼、后杜楼,表示对杜甫的怀念。
杜甫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悲情激烈,却因为毅力、苦难、悲悯和仁爱而成为伟大。他沉郁顿挫、铿锵凝重的诗歌,以其坚实而强大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提供了土壤;以震撼人心的壮丽史诗,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播撒世界。
一生行走的杜甫,一生眷恋中原故土,梦里故乡的深情都留在诗歌中。
他思念故乡的亲情: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他盼望故乡的书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他更留下最快意的诗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生行走的杜甫,背影如同风帆,张扬着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深沉而
华美的诗章,本着初心,向着远方,一路前行(程韬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