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咬死人,但是特别疼。
“毒性”不输马蜂的牛虻,很多农村娃被它咬过,为何现在少见了?
导读:“毒性”不输马蜂的牛虻,很多农村娃被它咬过,为何现在少见了?
小时候家里养牛,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要帮父母分担家务活,其中放牛就成为了孩子们放学后常干的活。
尤其是在暑假的时候,每天都要牵牛到外面去吃草。而南方当时养的基本都是水牛,它们在夏天的时候也很怕热,所以就会牵牛到水塘、水塘,或者是沼泽地里。这些牛可喜欢耍水了,长时间待在水里也不愿意出来。
不过在水边有一种超大号的“蚊子”,它们就爱吸食牛和人的血液。笔者小时候就多次被它叮咬过。
尤其是如果到水塘边洗澡了,全身衣服脱光了,遇到了这种大蚊子真的非常害怕,一旦被它叮咬了,痛苦程度丝毫不输被马蜂蜇了:又痛又痒,并且还很快就会肿起来。
但是也很奇怪,如今这种大蚊子却变得很少见了,它们哪去了呢?
它叫牛虻,像蚊子却并不是蚊子
这种大号的蚊子在民间多叫它牛蚊子、牛苍蝇,或者是瞎马蜂、瞎碰、瞎虻等。长得很像蚊子,但是明显要大很多,甚至比很多的苍蝇都要大。那它到底是蚊子,还是苍蝇呢?
牛蚊子的学名叫牛虻,它既不是蚊子,也不是苍蝇,而是属于双翅目、虻科的一种昆虫。牛虻在全球已知的种类超过3000种了,其中在我国分布的就有300多种,这种昆虫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尤其是喜欢在有水的环境生存。
牛虻和蚊子一样爱吸食人畜的血液,并且它们也只有雌性的才会吸血,而雄性的则是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这些方面的特性和蚊子很相似。不过,相比于蚊子,牛虻可比它厉害多了,其“毒性”甚至能和马蜂相提并论。
马蜂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的昆虫,它也被称之为“杀人蜂”。而牛虻虽然没有毒性,可是它的危害也不容小视。
牛虻叮咬人畜之后,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伤害,一个原因是它的口器很厉害,如同剪刀一样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伤口,从而方便它们吸食血液。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牛虻的个头也大,最大的能超过2CM,这个都快有马蜂大了。个头大,自然胃口就大了。被牛虻叮咬以后,它一次性能让对方失血四五十毫克。
如果是一些大型的牛虻,最多可以使动物失血量达到200毫克。同时它们叮咬的时候,还会分泌大量的抗血凝物质,这也是为什么牛虻叮咬以后伤口会红肿的主要原因。
虽然牛虻本身没有毒,但它却会传播多种疾病和病毒,因为它们不断地吸食人畜,就会传播各种疾病和病毒。
同时如果被牛虻叮咬了,还会对牛的产奶量造成影响,有数据统计,对于一些乳牛如果经常被牛虻叮咬,产奶量可下降11%-15%,高者可达19%-25%。
牛蛙减少了的原因分析
不得不承认,在近些年农村里很少见到牛虻了。小时候到了夏季的时候,去到村里的河边、水塘边总是能在水面上看到牛虻,有时候还能看到成群的在飞舞。
如果被它们盯上了,那就要遭殃了。这种虫子非常的讨厌,反应又很敏捷,你赶不跑,也打不死它们。
而现在的牛虻少了很多,在好多地方都已经难以见到了。
笔者认为第一个原因和养牛、驴等大型牲畜少了有关。
以前牛、骡子和驴等是农村的一种常见牲畜,农民靠牛来耕田耕地,也能拉牛车等。在当时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人养殖这些牲畜。可是现在机械化普及了,还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了,所以很少人养牛养驴了。
而牛虻这种昆虫有点特殊,它们雌性的才吸血,并且只有吸食血液以后它们才能产卵繁殖后代,这也是为什么牛虻爱吸食人畜血液的原因。现在养殖这些牲畜得少了,牛虻不能随便吸食血液了,也就不能产卵繁殖后代了,所以数量相应地减少了。
第二个原因是农村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牛虻这种昆虫产卵的环境有点特殊,它不像苍蝇是把卵产在水里,而是在水边的一些禾本植物茎叶上面,等到孵化出来了才会掉入到水里面去生长发育。
可是近些年随着农村各种农药的普及,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都会常用到农药,这样就会把大量牛虻的卵给杀死了。
同时牛虻虽然厉害,可是它们的卵、幼虫的天敌却很多。所产的卵,还有孵化出来的幼虫等会被各种天敌捕食掉了,这也就导致了牛虻数量的进一步减少。
其实农村环境的变化真不容小视,近些年好多的昆虫都在逐渐地消失,像萤火虫、蜻蜓等就变得很少见了。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农村地区外出的次数不如之前多了,所以一般见不到它了。因为牛虻和蚊子一样,都是在夏季天气热出来活动,并且爱在水边出现,在农村的室内很少见到。大夏天的一般很少人会外出,这样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它们了。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你们小时候被牛虻叮咬过吗?在你的家乡这种昆虫还多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