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读论语#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
我们用三节课,详细阐述了三德之修。
智慧是高度、前瞻性,可用立志,宏图大志,天下为公。勇敢是硬度、刚性,可用进业,砥砺前行,无坚不摧。仁心是温度、粘性,可用守业,厚德载物,天地人和。
也讲了三德之难全的遗憾,短板效应尤其明显。三德圆满的人少之又少,圣贤尚有过错。
那么,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我们究竟该怎么应用呢?
学问就是用来识人断事的,论语在讲我们做人,同时也在教我们识人。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
孔子说,有些人可以和他一起学习交流探讨问题,但因为智慧不同,看问题的高度不同,不能志同道合,最后一定是分道扬镳,各为其主,各自生活。
这是“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的解释。
国共两党的将领很多都毕业于黄埔军校,同学一场,却兵戎相见,是志不同道不同。
韩非与李斯也是如此,同学一场,最终相互伤害。
同学会有很多很多,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更高阶学习MBA,然而能走到一起的人却少之又少。
能够一起来做保险的同学该有多珍贵!能从那么多同学里能走到谈情说爱,探讨人生共同生活志向的人也更少,不会超出一只手掌。
你说,能够志同道合是不是缘分天赐?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智慧的等级不同,看到的未来也不同,只有见识相似的人才能走到一条路上来。
智慧越高的人越孤独,因为他所见都是常人不信之事,更别说和他一起疯言疯语了。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说的就是智慧的差别,越是智慧的人看到的未来趋势就越准确。
而英雄所见略同,智慧匹配才能志同道合。那些与你所选人生道路……事业道路不同的人,就是和你智慧不匹配的人,要么比你高要么比你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这个道理。其实是以智慧等级来区分的。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走在一条路上,志同道合,但因为勇气毅力不同,或者天命难为,半途而废,没法和他一起走到胜利和圆满。
当年嘉兴南湖上的13个党员志同道合,但最终只有2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新中国成立,其他11人半途而废,有的改弦更张,有的命短,无可奈何。
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的夫妻还是少数,大多在半路上分的分,死的死,散了。
有相同的理想信念,还要有勇气有办法有好命走到底。
意外疾病我们防不胜防,可是勇气毅力却可以看出来的吧。相爱不敢爱,没有勇气与世俗抗争,又怎么能走到一起呢?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都是相爱敢爱,为爱牺牲的经典故事。因为他们讲述了大多数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想想那些与你谈过恋爱的若干人,若干年后还不是在各自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吗?没有勇气排除万难在一起,只能留下一些回忆了。
你敢爱我吗?敢!
你敢娶我吗?......
你敢来做保险吗?敢。
你敢跟我一起一直做下去吗?天荒地老。
......
勇气和运气,决定了到底能走多远。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人生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人,就算没有白活。无论是事业上的忠诚伙伴还是终身配偶,能够排除万难、始终不离不弃的人,就是你的另一半。
有了他,你才会完整。
可与立,未可与权。而有些人能够一起走下去,一直在一起。可是大事决策却不能和他相商,权衡轻重利弊上会有很大分歧。
为什么呢?因为仁德不同。为什么创业难,守业更难?为什么糟糠夫妻,富贵分离?为什么有难可以同当,有福就不能同享?
因为私欲不同,仁心不同。一遇到利益分配,就出现严重分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呀!
给谁多一点儿,谁少一点儿,往往反目成仇
。仁德越深厚的人越不会斤斤计较,仁德越是浅薄的人越是睚眦必报。
君子与小人都是最终走到一起的人才能分辨出来,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
不一起共事许久,一起生活许久,又怎么能看透一个人呢?
夫妻两人爆发的矛盾、家庭升级的战争,有哪一件是大事?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为什么一件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因为利益纷争,势力纷争而已,都是仁德的高下之争,也是无可奈何呀!
只能彼此慨叹遇人不淑,谁对谁错,谁又能说得清呢?认同的都是仁德相似匹配的人。
这一节,通过三德的不均衡,让我们看到了人生路上不同阶段的遗憾。
你说要有慧眼是不是?能够识别出智慧 勇气和仁德与自己匹配的人才好,错配真的很麻烦也很痛苦。
每个人都有一条路去走,都会有个归宿,只不过你的不是他的,他的不是我的。你找对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