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敏效应,这个词算是一个老梗了吧,一般是用来形容那些答非所问、以及误解回答的现象,并且随之出圈。
该梗出自短视频平台上一条视频的评论中,当时一位博主发布了一个动漫的剪辑,而一位叫“敏”的网友在评论区中询问动漫的名字。然后,博主回复说“你的名字”。 >
但由于博主回复的时候,并没有打书名号,刚好这部动漫的名字就叫《你的名字》。所以,这位叫敏的用户,就误以为博主在问她叫什么名字。然后,这位叫“敏”的网友就很老实的回答了自己叫韦一敏,并等着对方告诉自己漫画的名字。
而一位恰好路过的热心网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耐心的跟她解释说,这个漫画就叫“你的名字”。
原本以为,这位网友解释足够清晰了。但这位“敏”同学竟然理解成了:这部动漫的名字=你的名字=韦一敏。然后,还惊讶的表示“这么巧?”
虽然这个场面很搞笑,但也说明了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如果,当时博主回复的时候,带上书名号的话,这个梗是不是就不会诞生了呢?
然后,类似这样的梗还有不少,比如《请先说你好》、《哪里都是你》等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