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网友们解答李永新身价缩水,李永新和他的中公教育关于李永新身价缩水,李永新和他的中公教育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教育界的首富李永新,一年之内身家缩水超过了1200亿,年初高调给北大捐款十个亿,然而到年末,中公教育公司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几个名词联系在一起,大家是不是会想到俞敏洪呢?但是我告诉大家,今天的主人公不是老俞,而是中公教育的创始人李永新。
2021年对于中东教育创始人李永新来讲,感觉就像在拍电影一样,为啥呢?
第一,超额完成业绩对d的他,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儿了。
第二,大笔一挥,给北大捐款10亿的他,靠一己之力刷新了北大建校以来个人捐款的历史记录。
第三,年末不断收到监管部门亲切问候的他,可谓是焦头烂额。
今年对于他而言,有太多的故事变成了事故。这一切的背后,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迷幻。
寒门出贵子,作为老铁的李永新,身上透着一股子东北人敢闯敢拼的很劲儿。李永新的父母都是工人,工资也都不高,当年辛辛苦苦供李永新读完高中,老两口本想着让李永新报考军校,因为这样不用交学费,但李永新宣布,他认定了就要向北大。
你别说,这个经历和俞敏洪还是有点像的,最终他的执拗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成功被北大录取了,与军校的免费相比较,北大的花销可就大了去了。没办法,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得把它走完。
为了省钱,李永新选择喝食堂的免费粥,而这一习惯也为日后中公教育在全国各地的食堂提供免费的粥汤、咸菜埋下了伏笔。
1999年,李永新从北大毕业,手捧着中国最高学府毕业证书的他,没有想着去找工作,而是选择开启了奋斗的人生旅途。
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李永新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和同学马上开了一家素质教育公司。
大佬创业第一次往往都是失败的。当然李永新也是按照剧本来演的,然而令李永新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创业之路还会一直坎坷下去。
2001年,李永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的导师都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乎将几个想考公务员的学生介绍给了李永新,让其帮忙辅导。没成想导师的这一举动,竟然成就了一个日后教育界的首富。
随着这几个被辅导的学生全部成功考上了公务员,敏锐的李永新又再一次发现了商机。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面对这么好的商机,李永兴却是囊中羞涩。
这个时候,母亲母中方的一个决定,让他再一次看到了希望。为了帮助儿子创业,鲁中方义无反顾的拿出了自己3万元的养老钱,也正是因为这3万元让李永新的梦想再一次腾飞。
不得不承认,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个女人可以是妻子,也可以是自己的母亲。
2002年,李永新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务员考试的门户网站,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也就在同一年,他的中国第一个公务员考试远程辅导课程正式上线。
由于网站引流这个课程异常火爆,李永新趁热打铁,在2003年成立了中公教育。至此,李永新便开启了他在公考领域的辉煌的人生。
2005年,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中公教育开启了代理商合作模式。这个模式是把双刃剑,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帮公司迅速占领市场,但它的缺点就在于管理特别麻烦。事实上,随着中公教育的蓬勃发展,代理商合作模式的缺点也是越来越明显。
2009年,李永新痛定思痛,为了实现中公教育、高校标准化的管理,他一咬牙一跺脚,以雷霆之势,迅速完成了中共全国三百多个机构的直营化、标准化的建设。
随着模式的转变中公教育的春天来了。
在长达13年的你追我赶之后,2015年,中公教育彻底反超他的老冤家华图教育,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公考培训机构。
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李永新当然不会满足呀,这时候一个更大更危险的梦想在他的脑海里慢慢的诞生了。
众所周知啊,男人的成就感来自于超越和征服。而此时作为行业翘楚的李永兴,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征服。那征服谁呢?当然是资本市场了。
作为老对手,华图当年在征服资本市场的时候屡屡碰壁,这也让中公教育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有了对手的前车之鉴,李永新当然不会傻到直接去征服资本市场,他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妥的捷径,借壳上市。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李永新不惜与亚夏汽车签订了对d协议,这个对d协议规定中,公教育在完成资产重组之后,要在接下来的2018到2020年间扣费后,规模、净利润分别不少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
为了完成这个对赌承诺,李永新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疯狂拉高业绩。2018年到2020年,中公教育的营收分别为62.37亿、91.76亿和112.0 2亿元,扣非后规模的净利润分别为11.13亿、17.19亿和18.67亿元。
看到这样的业绩,李永新悬了三年的心终于放下了。业绩漂亮了,资本市场就格外看重中公教育。
随着成功上市,中公教育的股价是一路飙升,最高的时候竟然达到了2500多亿。
中国有个成语叫盛极而衰,这个词用来形容中公教育最为贴切。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正当大家众望所归,期待的中公教育再创辉煌的时候,一条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大家顿时惊慌失措。
据中公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共首次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上半年亏损了9716.25万。
三季度的亏损更是高达7.94亿,也就是说,短短九个月的时间中,公教育竟然亏了将近九个亿。
你要知道的是,在2020年的这个时候,中公教育可是盈利13.21亿。这一正一反不仅让投资者一脸茫然,甚至连监管部门都给整懵了。
而这只是整个中公教育秘密的冰山一角。
中公教育的迷幻操作就是财务糊涂账。记得李永新曾经在中公教育的一次年会上这样说:“我跟团队说的很清楚,公司的账我一分钱都不要,我说到做到,中公教育的股份一分都不要给我跟大家分享。如果将来你们也不想要,那就都回馈社会,这就是我的。你们可能不信,很简单,看20年、30年、40年、50年到我死的那天再盖棺定论。”
这话说的多么大义凛然,说实话那个时候我要是中公员工的话,一定会被李总的大义凛然的言论所感动。我相信不论是中公的员工,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韭菜,能遇到这么一位大公无私的老总,真是一种天大的福气。
可就当大家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时候,李永新出手了。2018年中公教育分红14.18亿。2019年,中公教育再次分红14.8亿。而你要知道的是,19年的这次分红可是占了中公教育当年净利润的82.02%。很多人说:给股东分红,这不正常的吗?
要真是给股东们分红,这当然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公教育最大的股东是谁,是李永新母子,二人的持股比例高达59.71%。
按照这个比例算,两年时间,李永新母子从中公教育分红共计23亿多,合着大头全部都拆进了自家人的腰包。
小编觉得这一波操作怎么和皮带哥的套路如出一辙呢?再联系到他前面讲的那一段话,这打脸来得有点快,当然这都不算啥,更狠的在后头。
前面我讲到了19年的那次分红,占了公司全年净利润的82.02%。咱姑且都不说分红占比多少的问题了,工资只要赚钱分多少,那都合情合理。但问题是这两次的分红都是建立在中公教育短期借贷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之下。
2018年的时候,中公教育的短期借款余额为16.07亿,2019年的时候更是高达28点六七亿。
这一面是借了这么多钱,一面又是分了这么多钱。小编这个脑子说实话,实在是想不明白,你们能想明白吗?
当然如果你以为中公教育的迷幻操作就到此为止,那么你还是太单纯了,为啥呢?因为中公教育接下来的操作会让你更加想不通。
2020年的11月份,中公教育向证监会提交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文件。文件当中显示,中公教育你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这笔募集资金里面有一笔钱的用处非常的有意思。按照当时的申请文件披露数据显示,其中有一笔18亿的款项将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啥意思呢?言外之意就是公司没钱了呗。你要知道的是,2018年2019年这两年的时间一共分了28.98亿。这一边是巨额的分红,一边却是公司在哭穷,有意思,说实话,公司穷不穷,咱们不知道,但李永新肯定不穷,当然这些连咱们普通韭菜都能看明白的事儿,监管部门能看不明白吗?所以最终这笔募资没有成功。
既然在这块搞不到钱,那不妨换条思路,在其他地方琢磨琢磨呗。于是乎,引发投资者惶恐的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套路就该上场了。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的11月26号,李永新将其所持有的中公教育的部分股份进行了质押,这次总共质押了2600万股。然而在14天以后,也就是12月9号,李永新又再次质押了1300万股。
正当大家一脸茫然的时候,李永新在12月17号又质押了5000万股,这前前后后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李永新竟然质押了8900万股中公的股份!
这下投资者都不淡定了,有人就出来质疑,说:李永新咋的了,是不是要跑路呀?
中国有句老话叫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有了老大起的带头作用,下面的小弟当然蜂拥而至喽。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公教育公司前三名大股东以及第七名、第八名大股东均进行了股份质押,他们质押的比例分别是24.3%、34.2%、42.39%、73.42%和23.61%。
好家伙,你看这架势,怕是要集体挪窝呀。受此影响,中公教育的股价也是应声下跌。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1月14号,中公教育每股的报价为7.57元,总市值为466亿元。这和巅峰时期市值2600亿相比较,短短一年时间。
市值就蒸发了2100亿,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值还不到巅峰时期的零头。
这应该算是去年上市公司最大的过山车了吧。有人就纳闷儿了哈,双减政策影响最大的话是K12领域,市值蒸发这么多,要是换做新东方的话,大家估计都还能理解。但问题是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公考依然是热度不减当年的。而且随着教培行业的慢慢收缩,这些曾经的老师,他们更多会选择参加公考,也就意味着公考领域可能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一定还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而中公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市值却出现了如此之大的跌幅,李永新个人资产也缩水了1200多亿,怕不是用匪夷所思这个词就能解释得了,具体原因恐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揭晓。
上述就是李永新身价缩水,李永新和他的中公教育详细讲解,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生活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