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二十条新政策
疫情态势
当前,
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
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
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
中国国情
我国是人口大国,
脆弱人群数量多,
地区发展不平衡,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
战略定力
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
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要求
要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
以快制快,
采取更为坚决、果断的措施,
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
更不是放开、“躺平”,
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
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内容-
5个“调整”
密切接触者
“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
“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入境人员
“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注:以上人员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风险区
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
“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1个“不再”
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1个“取消”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登机前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个“不得”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
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8个“加强”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
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
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
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
1个“严禁”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此外,《通知》提出,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解读,强调继续坚持我国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入境隔离放宽至“5+3”,机票搜索量应声大涨
记者 | 薛冰冰
编辑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措施中提到,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 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 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航空机场板块应声上涨,整体涨幅为1.49%。其中,华夏航空领涨,涨幅达到6.21%;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紧随其后,涨幅也在2%以上。
与此同时,界面新闻从多家OTA平台获悉,入境新政的消息发布后,去哪儿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达到近一年峰值。
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一小时,平台上中国入境机票订单量较昨日同时段翻倍,国际航班搜索量增长2倍。
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也迅速上涨,1小时内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448%。其中,最热门的入境航班线路为:金边-南宁、首尔-沈阳、首尔-青岛、金边-广州、首尔-大连、曼谷-昆明、万象-广州、吉隆坡-广州、曼谷-广州、新加坡-厦门。
早在2020年6月,民航局发布《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决定对所有国际航班采取奖励和熔断措施。
所谓熔断措施,是指航空公司在所运营国际航线上的单个入境航班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则该航司该航线航班暂停1周;若达到10个,则暂停4周。
2022年4月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在发布会上介绍,民航局坚持严格执行航班熔断措施。熔断措施自2020年6月实施至2022年4月8日,累计实施673次熔断,熔断航班1555班。其中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258次熔断,熔断航班664班,有效降低了境外输入风险。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宣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意味着实施两年多的航班熔断机制就此结束。
一名民航院校教授告诉界面新闻,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是一个直接利好。首先,会带来整个航班安排的稳定性;其次是取消了熔断,航班量也随之略有增长,只是这部分增长对供给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第三个就是取消航班熔断机制,起到积极的示范意义,未来在其他外防输入政策上可能也会有优化调整。
民航专家李瀚明向界面新闻表示,取消航班熔断和入境隔离期限缩短意味着旅客国际旅行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少,对于中国恢复必要的国际人员往来很有意义。“配合正在进行的国际航班换季工作,我们预测今冬明春往来中国和境外的航班会有所增加,旅客来往海外国家也会更加方便。”
10月26日,民航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冬春航季,共有127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104573班客货运航班。
在国际航线航班方面,国内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客运航班840班,也就是420个往返航班,同比2021/22年冬春航季增长105.9%,代表着新航季国际客运航班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国际航班运力显著增加后,以往国际机票“一票难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也逐步得到缓解。
去哪儿方面表示,换季以来,国际航班的预订量环比换季前上涨明显,国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降低。随着目前政策调整,国际机票预订量将继续增加,预计12月部分国际航线机票预订量有望翻倍。
携程平台上,8月底至今,出境航班的平均价格回落近四成。入境航班的价格降幅更为明显,截至上周末,平均价格仅为8月底均价的约50%。在入境航线中,欧洲、美洲以及韩国、日本等亚太地区航线的机票价格均有明显降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