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在哪里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如下:一、馅儿的原料:1、元宵:最早以什锦馅儿、枣泥馅儿为主。
什锦馅儿其实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觉特像月饼里的五仁儿馅儿。
2、汤圆: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为主。
二、制作工艺:1、元宵:是以馅儿为主的,先把馅儿做好,切成小块儿,然后把馅儿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箩里来回摇(现在是用机器),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外衣为止。
2、汤圆:做汤圆儿的过程,就像包饺子。
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醒透;然后做馅儿,馅儿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馅儿多,可以像饺子馅儿一样散着,也可以揉成小球儿;最后揪一块儿面,捏成片儿,把馅儿包在里面,揉成球儿就可以了。
三、口感:1、元宵:表皮儿劲道,馅儿料也有嚼劲儿,煮出来的汤会比较粘稠,有点儿像喝米汤的感觉。
2、汤圆:表皮儿光滑、口感细腻,由于馅儿里水分多,所以汤圆被咬破的那一刹那,馅儿会像流沙一样流出来;此外,汤圆煮出来的汤比元宵清亮。
四、烹饪方法:1、元宵:除了煮以外,元宵还可以炸着吃,或者拔丝、蒸、烤都行。
2、汤圆:吃法比较单一,一般就是水煮。
元宵与汤圆的区别到底在哪?
很多人都说过这个问题,我草草浏览了一下,没一个能说得特别准确。
其实元宵和汤圆,它不是有什么区别的问题,而是从本质上来说,压根就是两种不同的食物。
这两种食物,在内涵上的区别才是最大的。
1、元宵最开始并不是特定的食物名。
现在把元宵特定为糯米团子,那是后世的事。其实元宵的本义,就是“元夜吃的小吃”。
2、古代的元宵很小,而且没有馅。
《郑玄注礼记·乐记》里就说: 宵之言小也。——其实现在依然存在这个词义、宵碎、宵小、宵民,就这意思。摇元宵,这倒是真的。但古代的元宵真的没有馅。或者你可以这么想,今天你喝奶茶,那里边的珍珠,就相当于古代的元宵。
咱这么说,古代多少年来,老百姓连糖都吃不着,甜菜和甘蔗传到中国以前,中国只有麦芽糖,产量极低。谁家老百姓舍得那么浪费麦子?哪给你包甜馅去?也因此,即使到了南宋,汤圆被发明出来,也未必是甜馅的。
到了今天,元宵、汤圆,也都未必是甜馅的。
3、古代的元宵节,就是为了表示年过完了。
《汉书》里说: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
《说文解字》里提到,“有假宵为肖者。汉志人宵天地之貌是也。”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当时就是为了表示,旧的一年彻底离去,过完这一天,就是新的开端。
4、汤圆没什么内涵。
据说汤圆起源于南宋,出现的汤圆的时候,国人过元宵节已经过了1000多年了。也就是说,早在汤圆出现以前,国人已经吃了1000多年的元宵了。
5、古代人在相当久的时间内吃的元宵,是半面粥半元宵。
这倒并非因为元宵是摇出来的容易煮化煮成糊糊,而是因为古代人压根就不爱吃搓成团的糯米球。你想,那玩意又不甜,费嚼还不易消化,赶上团子大点里边可能还比较硬,古人对这种食物并不那么爱。所以在古代很长的时间内,元宵都是煮成半粥式的,就如同北方的“疙瘩汤”,咕噜咕噜就喝下去了。
6、古代的元宵也不是纯糯米的。
古代,比如汉晋南北朝时期,糯米粉也是不能够敞开供应的,这玩意产量本来就低。老百姓做元宵的时候,通常都会掺点其他的面粉,比如高粱面,连白面都很少。当时的元宵就是杂合面煮的面球粥,不经煮,也只好熬成面粥。按今天的标准来看,那就是疙瘩汤。
7、别看带个“圆”字,元宵、汤圆,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是圆形的。
简单说就是什么形状都有。大家把美好的寓意寄托在食物上,在造型上就开始耍花活,方的长的圆的扁的都有,不限制。在没有实现“食糖自由”以前,吃疙瘩汤,全靠造型提升食欲。
最后。其实元宵做好了,比汤圆好吃。但是现在,元宵的味道明显不如汤圆。
旧时代,很多讲究的食客只吃元宵不吃汤圆。因为汤圆是用面饼包的,口感发“死”。元宵是摇出来的,口感更加松软,省嚼,口感更加绵软。煮的时候再稍微融掉一些,舀一颗元宵带着半勺面汤,软滑香糯,甚至不用怎么嚼,用舌头一抿,就能把元宵抿开。
我记得汤圆是在2000年左右才大量传入北方,在那之前北方都是吃元宵。当时的元宵质素已经很差了,吃起来都是发硬的。由于它煮起来会融,很多家庭都是用蒸的,蒸着吃,更硬。稍微凉一点,就会达到“难以下咽”的地步。所以我小时候第一次吃到南方的汤圆的时候,竟然有种惊艳的感觉。
直到后来某一次,吃到某名店大师傅专门精心制作的元宵,奶馅的,吃起来松软香滑香甜美无比。我这才知道,不是元宵不好吃,而是有些做元宵的人太糊弄人啦。也是当时才知道,元宵也有咸口的,而且“炒元宵”还曾是厨师的必考科目。
只可惜在北方,很少店能点到炒元宵,即使照猫画虎炒出来口感和味道也很一般,完全没有那种肉般的感觉,尝一口就不想再吃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